近年來,體驗式、沉浸式項目開發(fā)成為熱潮,相關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優(yōu)秀作品層出不窮,游客爭相打卡,大批從業(yè)者、投資者都普遍看好旅游演藝,認為其具備很大發(fā)展?jié)摿?。今?月,業(yè)內(nèi)外期待已久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式開城,這個全新戲劇演藝項目一經(jīng)發(fā)布,便引發(fā)了社會各界極大關注。
首發(fā)熱潮之后再談《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同是演藝,但它為何如此突出? 從這個空前的大制作中,能看到哪些旅游演藝的未來路徑? 一場戲劇的靈魂該如何鑄就?
新概念:戲劇即一切
當前為人熟知的演藝有很多,既有單一型精品劇目諸如《印象劉三姐》《大唐追夢》《樂動敦煌》《大有蘭州》;也有融合型演藝小鎮(zhèn),如無錫拈花灣、成都安仁小鎮(zhèn)、錦繡中華民俗村;還有業(yè)態(tài)聚合的演藝公園,如中國宋城;更有大唐不夜城這種融合了觀賞、游購、娛樂各類需求的文旅場景。
而《只有河南》與上述演藝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非一部戲、一個劇場、一個景區(qū)配套,而是一個以戲劇覆蓋一切的主題公園。《只有河南》作為戲劇聚落群,每一個空間都經(jīng)過了整體優(yōu)化,每一個劇場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每一條行進路徑為觀眾帶來的都是高濃度的戲劇體驗,全景化地展現(xiàn)了河南的過往與當下。
攜程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端午節(jié)十大熱門旅游城市中,河南鄭州首次入圍近年黃金周熱門目的地前十。可見融合新藝術形式與前沿科技的《只有河南》戲劇品牌,將河南城市熱度推上了一個高點。
從千城一戲到千戲一城,從旅游景區(qū)到戲劇聚落,《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無疑是全新的演藝概念和模式,它帶給人們新的思考:高雅、嚴肅的戲劇藝術形式也可以這樣被作為“被消費主體”,而不是景區(qū)配套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品”。它具有超前的、引領性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啟示文旅從業(yè)者將演藝與城市深度鏈接,由此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認同感,并拉動區(qū)域經(jīng)濟增長。
堅實的文化內(nèi)核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以厚重深遠的中原文化為題材,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獨特的建筑為載體,向世界講述河南故事。
巍巍華夏,煌煌中原,一磚一瓦一片瓷皆為史詩,一枝一葉一抔土都是故事;書寫河南的文學作品中,如劉震云的《溫故一九四二》、田中禾的《十七歲》,作家們書寫了河南生存的悲苦與人性的掙扎,追憶著逝去的中原文化與中原精神,這些都是文化基因的寶庫。
開發(fā)團隊深挖藏于地下、封于書中、束之高閣的中原文化,用全新的概念講述關于“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百年歷史濃縮于格子之間,在幻城中穿行,如在時空碎片里移步換景。選擇的路徑不同,得到的體驗也將不同,如果迷了路,那么就是不斷打開“戲劇盲盒”的體驗。
伴隨著金色麥浪的起伏層疊,夯土大門的掩映開啟,一程一路的燈火閃爍,故事從夏商光影到此刻洞天,從農(nóng)業(yè)文明到奇幻空間,從個體悲歡到家國印象,《只有河南》用史詩性的筆觸點染了河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每一層記憶,記錄了這里的土地和小麥,這里的芳華與磨難,這里的人心與人生。既回望了河南人的故土鄉(xiāng)情,也詮釋了河南之于中國的存在與魅力。
嘆為觀止的建筑奇跡
園區(qū)的核心區(qū)域為328米見方的巨型城廓,以黃土和麥子為主要設計元素,著重強調(diào)“大棋盤”的設計理念,擁有56個不重樣的格子空間,氣勢磅礴的百畝麥田,360米長的夯土墻,構建了挑戰(zhàn)世界記錄的建筑奇跡。
棋盤式結構
《只有河南》獨特的幻城式建筑以中國棋局的“方”為母題,以中國古代營城的形制——里坊制為規(guī)劃起點,創(chuàng)造出具有“嚴整規(guī)矩”的中國院子。迷宮般的院落,遠遠看去像一個能夠包羅萬象的城池,豐富而又捉摸不定的“迷陣”,帶給人沉浸式的戲劇體驗。
大小不一的格子空間里一格一景,它不同于紫禁城的等級嚴整,或蘇州園林的布局松散,以“均質(zhì)”的建筑觀念體現(xiàn)了當代精神。
百畝麥田
抵達幻城的路上,迎接游客的首先是百畝麥田。這是一片請省農(nóng)科院的專家培養(yǎng)出來的觀賞型麥子。麥田意味著糧食,有糧食才會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同時也代表了中原人對食物的敬畏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夯土墻
所謂夯土,就是用木棒(亦稱夯杵)將黃土用力夯打密實變硬而建造起來的建筑。這里的夯土墻厚80公分,長360米,高15米,四四方方包圍著園區(qū)。夜晚墻上會上演大型的閉園燈光秀,《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以投影的形式呈現(xiàn)在城墻上,這也是全世界最長的《清明上河圖》。
地坑院
地坑院作為河南特有的居住文化符號,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約4000多年的歷史。在園區(qū)的中心有這樣一方地坑院,它是是黃土的雕塑,代表了民間的智慧。這里不僅集合了河南傳統(tǒng)知名餐飲業(yè)態(tài),更有若干非遺主題館、特色市集等多種業(yè)態(tài),游客享受傳統(tǒng)美食的同時,也能體驗一場別樣的民俗文化家宴。
21個幻城劇場
園內(nèi)包括三大主題劇場,分別是“李家村劇場”“幻城劇場”“火車站劇場”,以及散布在周邊的18個小劇場。這些劇場可同時容納觀眾達萬人,單日演出可達125場,覆蓋了大量受眾和時間廣度。900多位專業(yè)演員不重復演出,舉手投足皆是戲,妝發(fā)形態(tài)皆為角。所有的演出沒有固定的座位,沒有框定的舞臺,所有表演都是與觀眾直接對話。
每個空間都四通八達相互勾連,每個空間又承載不同的時間坐標,觀眾在幻城之中穿行便如同在迷宮中探索,撞擊歷史,邂逅未來,沉淀理性,悅納悲歡。這樣的空間里,過去單一行進式的體驗方式變成了隨機多線的行進式體驗,時間與空間交錯并行,觀眾與演員錯位互換,這帶來的情感體驗將是更為豐富多維的。
現(xiàn)代技術大顯身手
除了空間置換所帶來的新奇感,數(shù)字科技的參與更加強了觀眾的沉浸體驗。一方面,《只有河南》在視覺的呈現(xiàn)上創(chuàng)新運用了被王潮歌導演稱之為“變質(zhì)”的藝術手法,通過對“黃土坡”“李家村”“清明上河圖”等中原景觀、文化符號等介質(zhì)進行“視覺質(zhì)變”,讓它們呈現(xiàn)出當下的新媒體藝術語言特性。
另一方面,在燈光的設置上項目組進行了極強的把控。單一空間在燈光的控制下可以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單一劇場在燈光的轉(zhuǎn)換中也可以與日夜景觀融為一體。據(jù)介紹,單“乾臺”這一個戶外空間就隱藏著上萬臺定制燈具,這些與四周及地面無縫拼接的燈光工藝標準及應用標準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展現(xiàn)出乾臺在白天和夜晚截然不同的藝術盛景。
56個格子包含“麥田”“乾臺”“坤臺”“第七機車車輛廠禮堂”“倉庫”“紅廟小學”“覆斗書場”“人力車站”“教室”“拆遷房”“茶鋪”“候車廳”“迪廳”等極其豐富的場景,有的塵土撲面,讓人感念河南的民俗風物;有的現(xiàn)代動感,傳遞城市變遷的心跳;有的哲學抽象,令人思索生死存亡。
從時間到空間,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從景觀到戲劇,全部的科技參與設計通過多維度思考與創(chuàng)作,多次跨專業(yè)協(xié)調(diào)與融合,映射歲月在土地上的沉淀,創(chuàng)造立體觀感的戲劇效果,鑄造出聲光電的戲劇幻城。
不只有《只有河南》
以往的演藝公園或?qū)嵕把莩龀3:雎浴坝^看”之外的食宿服務,景區(qū)餐飲數(shù)量少、價格虛高,住宿難而遠等問題很常見,而《只有河南》在配套服務上也值得借鑒。
怎么吃
劇場一角的麥浪餐廳可容納近三千人同時就餐,是一座融文化、設計和藝術于一體的現(xiàn)代綜合餐飲服務中心,涵蓋中西式知名快餐、各地域美食、甜品飲品、網(wǎng)紅小吃等各類餐飲產(chǎn)品。
另外,整個《只有河南》中心位置的地坑院也是“吃喝大據(jù)點“。這里的“宋街集市”對應著價格良心的各色“小吃”,既有“真不同”、“第一樓”等河南老字號店鋪,也有“晴雨不停茶”、“眷茶”這樣的茶飲鋪子。
此外,不同劇場之間的格子銜接處也有固定的小賣部,售賣文創(chuàng)冰淇淋、雪碧可樂、烤腸等便捷零食。饑渴難耐的時候,也總能看到移動的小攤位和隨處可見的自動售貨機。如此眾多的“吃喝場景”讓人更加感受到:《只有河南》,真的不只是一臺“演出”。
怎么住
主園區(qū)之外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劇場的主題酒店:只有·劇場酒店。該酒店項目旨在服務“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主題劇場的觀眾與游客。為了避免體量過于龐大,其場地呈狹長形,設計靈感來自于河南省當?shù)卮迕褡畛鯙榉烙皩箛篮幼〉膫鹘y(tǒng)下沉式“天井院”四合院,采用交錯式布置方式,包括394間客房,8個餐廳。
總體由5棟建筑群組成,每棟建筑體中各設計一處以水為主題的開放庭院,客房及公共走道則環(huán)繞在庭院四周。室外景觀設計將“水的刻痕與印記”作為主要概念,運用“水”的五種形態(tài)——雪、雨、川、霧、云來呈現(xiàn)建筑的景觀風貌。室內(nèi)設計以夯土、麥穗這兩個最能代表河南的符號串聯(lián)萬物,甚至洗浴用品也有主題化包裝。
結語
正如王潮歌所說:“我特別希望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里,上演的不僅僅是戲劇,而是每一個中國人對自己故鄉(xiāng)、對自己母體文化的那一份深深自信?!薄吨挥泻幽稀反淼牟恢皇恰靶←湣被颉袄罴掖濉?,它更是在詮釋一座城市的能力和創(chuàng)意,是一場演出的靈魂所在,觀眾走出這座幻城,離開這座城市,心中的“戲劇”仍不停息。
通過全新的歷史演繹、空間設計、科技造景和配套提升,《只有河南》在中原廣袤的土地上憑空打造出一座承載土地、文化與史詩的幻城,為觀眾提供了高濃度的情感體驗和全新的探索模式,為未來城市與演藝的融合探索立起了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