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世界遺產似乎從來不缺游客,遺產旅游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高質量回歸歷史,回歸自然的體驗方式。然而,“不缺游客”的先天優(yōu)勢也在另一個層面制約著世界遺產散發(fā)出更耀眼的光芒——不管世界怎么變,只抱金雞等下蛋。
在樂山大佛景區(qū)鳳洲島項目(當地人習慣稱太陽島)的策劃咨詢服務過程中,歸派項目組試圖從更深層次的角度為遺產旅游提質,探索并呈現這處珍貴的世界遺產之于自身,之于城市,之于當地人的深遠意義。
鳳洲島占地約2000畝,地處三江交匯之江心,東隔岷江與大佛相望,北隔大渡河與樂山城區(qū)相對,是岷江水系樂山段一個四面環(huán)江的大孤島。該島地勢平坦,島上茂林修竹,環(huán)境優(yōu)美。由于尚有人居,島上田埂菜畦縱橫,一派恬淡清麗的田園風光,成為當地人休閑娛樂、親水觀佛的最佳去處。
更為難得的是,大渡河水浩浩西來,讓該島島勢天然呈東西向,島頭正對大佛(相距僅三四百米),因此對于大佛來說,它是對望千年的天然佛臺,對于樂山城市和市民,則是一處日常休閑的所在。
這無疑是與大佛景區(qū)融為一體的地域,在景區(qū)拓展空間受限的現實條件下,與其說是在策劃這個島,倒不如說是在策劃樂山大佛景區(qū),策劃這個島,其實是在策劃世界遺產的未來。
一. 這尊享譽世界的雙遺產,現在是什么狀態(tài)呢?
如果要問樂山大佛給到世界的第一印象,估計除了“大”,還沒有第二個答案。山佛一體,蔚為壯觀的確是樂山大佛最顯著的特點。但是如果真要比大,河南中原大佛,無錫靈山大佛,三亞南海觀音都比樂山大佛大,在世界范圍內,樂山大佛更是連前10都排不進去。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宣傳“佛是一座山”的營銷定位的結果——過于強調佛的實體高度,不自覺就弱化了佛的文化高度。殊不知,“大”僅僅是工程意義上的價值,也是最淺顯的價值。
再看看游覽方式。游覽過大佛景區(qū)的人都知道,觀佛無外乎兩條路:
一是從山門買票進入,幾乎一條道往山上爬,等真正第一眼看到大佛的時候,已經身處大佛頭頂的位置了,然后拍照留念,下山回家。
二是更為快餐的坐船從大佛身前繞一圈完事兒。
游線單一受空間限制的客觀原因不論,這樣一種“直登凌云,佛頂觀瞻”,“游船過江,匆匆一瞥”的設定,很明顯忽視了營造禮佛、敬佛的文化氛圍,古時世俗建筑的修建尚且講究不能超過周邊寺廟的高度,怎么到了佛的面前,就變得這么隨意了呢?
所以我們認為,樂山大佛景區(qū)的最大痛點在于,長期以工程聞名,停留在“觀佛”的最淺顯層面——有觀佛之景,無禮佛之境。
其實樂山市的地方長官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市長張彤對大佛景區(qū)作出指示:樂山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大佛景區(qū)是核心產品。景區(qū)不能滿足于守攤子、過得去,要有更高站位、體現更大作為,要深入挖掘弘揚佛文化。
因此,大佛景區(qū)的提質,本質上應該是提升大佛與樂山城市的文化感召力和體驗度。所謂文化定高度,體驗定深度!
二. 那樂山大佛的文化意義究竟有多高呢?
世界四大佛教圣地,一個在尼泊爾,三個在印度,四個地方分別代表釋迦摩尼的出生,成佛,傳道,圓寂之地,由此串聯(lián)了釋迦摩尼的一生。然而在印度沒落的佛教,卻在中國發(fā)揚光大——四大名山,四大名剎,五方五佛,布達拉宮,皆是香火鼎盛,信者廣布。這其中,樂山大佛被歸為五方五佛之一。
很顯然,樂山大佛的地位被嚴重低估了!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樂山大佛至少在三個維度是無可替代的。
首先從宗教意義來看,樂山大佛是彌勒佛(雕刻寫實),在佛教中,佛有三世,彌勒屬于未來佛,是中國民眾最早的佛教信仰,漢唐時期,玄奘、武則天、唐高宗皆是彌勒信徒;樂山還有凌云臥佛(山水寫意),釋迦摩尼圓寂時北首而臥,因此臥佛一般被認為是釋迦摩尼,而釋迦摩尼屬于三世中的現世佛。這是世間獨有的兩佛共生體系。
從文化意義的角度,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評定“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雙遺產”的時候,給出這樣的評價:峨眉山--樂山大佛區(qū)域是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的最初地區(qū),并由此開始向整個東部發(fā)展。麻浩崖墓的佛雕(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所以這里其實是佛教文化在中國傳播的一個源頭。
從城市格局角度看,樂山是中國漢傳佛教中,唯一擁有“佛城一體”、“人佛共居”大格局的城市,世界上能有此格局的城市屈指可數:圣地麥加,圣城耶路撒冷,千佛之都曼谷。
所以,綜合宗教,文化,城市格局來看,樂山大佛理應尊為中華第一佛,樂山這座城市,也應當定位于世界(東方)佛教文化圣地!
明確了樂山大佛和樂山這座城市的定位,我們回到項目本身——鳳洲島。
在古今認知中,鳳洲島的地位都舉足輕重。古人評價:天下山水之勝在蜀,蜀之觀在嘉州,嘉州十景,鳳洲第一。而到今日,作為當地人日常休閑的第一目的地,鳳洲島更是成為了大佛與當地居民共生的見證。樂山人會在鳳洲島上找一桌茶位泡一壺茶,一邊觀佛一邊扯貳柒拾(當地一種棋牌),或圍一爐燒烤,酒肉穿腸,佛留心間。樂山人似乎從不會定期向大佛跪拜施禮表達虔誠,但只要你問起,每個人都會驕傲地告訴你,大佛永遠都是他們心中的保護神,佛一直在保佑這方水土,保佑這里的人。所謂見與不見,佛在身邊;拜與不拜,佛佑一方;自在生活,佛住心中。這種獨屬于樂山人的集體記憶和生活哲學,大概就是樂山打造禪意山水城市的最深層體現。
鳳洲島形同勾玉,與樂山南北城區(qū)合在一起,頗有朱雀銜玉,玄武負玦的形象,再加上地處三江交匯,大佛階前,可以說是三江交匯的一塊寶玉,世界級的山水格局。同時,鳳洲島也是全樂山唯一一處具有宏大的空間容量,可以同時正面瞻仰大佛和睡佛的地方。只有這樣一塊風水寶地,才擔得起世界(東方)佛教文化圣地的核心載體!
因此,歸派項目組確定了鳳洲島的總體定位:東方禮佛島——世界獨有的全時空山水禮佛圣地。
樂山大佛目前的三江兩佛格局已世間罕有,我們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構建三江三佛的世界唯一體系。
三. 何為三佛體系?
佛有三世大圓滿,彌勒代表未來,釋迦摩尼代表現世,還缺一尊過去佛——燃燈,這是三重時間;
彌勒是坐佛,釋迦摩尼是臥佛,我們打造一尊站立的燃燈古佛,這是三重空間;
彌勒佛是山體雕刻的實體,釋迦摩尼是山水視覺的寫意,燃燈佛恰好與光元素契合,我們用光影的方式來虛擬,這是三重呈現;
觀佛宏大是生理感知,禮佛修心是心理感知,禪意生活是靈魂感知,這是三重感知;
以觀佛致敬匠人,以禮佛瞻仰朝圣,人佛共生即感佛,這是三重境界。
如此,以一尊光影虛構的燃燈佛為核心的三江三佛體系即呈予世人。
三江交匯,三佛同輝!東方禮佛島,一島禮三佛!
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構建了“12345工程”作為此宏偉勝景落地的路徑:
1.部山水大典(城市山水演藝):三江三佛 · 梵唄音樂大典
三江觀三佛,三世大圓滿。光影顯圣境,禮佛浴梵音。
2.場佛法盛會(宗教文化盛典):世界佛學論壇 世界禪修大會
讓世界佛教圣地接引世界,名副其實
3.大奇觀項目(核心項目):三佛同輝 燃燈因緣 百里蓮燈
三佛同輝——構建佛陀三世大圓滿,以光影虛實呈現的燃燈古佛站像。
燃燈因緣——再現燃燈三生大佛緣,以覆土建筑建設佛文化主題的新媒體光影藝術文化博物館。
百里蓮燈——點亮須彌三千大世界,環(huán)鳳洲島打造9999米瞻禮祈福之路,供9999盞長明心燈;依托三江六岸構建起百里城市蓮燈水岸帶。
4.個勝境建設(對接樂山打造山水禪意城市的目標定位):
禮佛勝境——嘉州佛國圣地:中國第一禪修禮佛名島
生態(tài)勝境——樂山市民福地:中國首創(chuàng)禪趣生態(tài)公園
文化勝境——中國旅游高地:中國第一禪游文化景區(qū)
休閑勝境——世界休閑勝地:世界唯一禪意休閑城市
5.類殊勝體驗(業(yè)態(tài)游覽體系):
三江觀佛 瞻禮祈福 心靈凈修 綠色休閑 生態(tài)度假
將樂山市民與佛共生,佛住心中的禪意生活哲學在鳳洲島集中呈現,讓游客能從文旅體驗業(yè)態(tài)中收獲這種禪意的生活哲學。
由此,我們完成了對樂山大佛這一世界遺產,以及其最核心開發(fā)區(qū)域鳳洲島的核心創(chuàng)想。
其實世界遺產最珍貴之處在于,除了能照鑒歷史,還應啟迪未來。樂山未來發(fā)展成為世界級的山水禪意城市,離不開鳳洲島這處世間獨有的風水寶地,也離不開樂山大佛這座世界遺產的深遠文化意義,更離不開樂山人的一顆禪心。